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血沃軒轅

一百四十八大凌河之戰 (免費章 節)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西方蜘蛛
血沃軒轅 一百四十八大凌河之戰 (免費章 節)
一百四十八大凌河之戰

大明崇禎四年,明朝歷史上動蕩的一年開始了!

在這一年的六月,原本被官降一級,戴罪立功的江南巡撫朱斌,因為在任上的出色表現,被重新官復原職,其實這是人人都知道,早晚會發生的事情。

江南軍機營在這一年成立,軍機營大統制,正是朝廷的通緝要犯黃溪。朱斌根本就不在乎這個,只不過黃溪卻無法在公眾場合露面,他成了一個影子,朱斌用來監視江南各地情報的影子!

朱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和海鹽的陶家進行了艱苦的談判,陶家放在浙江各地的情報系統,必須全部放棄,無條件地轉到他的軍機營中。而做為回報,他將會給陶家更大的經商權利。

寧波孫家的下場,做為陶家主事的陶樂閔,已經清楚地看在了眼里。他開始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與朱斌合作的,就是他的朋友,而不肯合作的,那么朱斌毫不猶豫地會將其鏟除。

好在這位巡撫大人即將成為自己的女婿,一個女婿半個兒,把自己辛苦多年組建的情報體系交給朱斌,在心理上也不是什么太難接受的事情。況且,自己的兒子、孫子都在朱斌手下為官,并且深得重用。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陶樂閔終于答應了朱斌的要求…….

這事的了解讓朱斌放下了心頭的大患,將一個隨時可能讓自己寢食難安地組織,轉化到自己地手下。加上又有黃溪這么一個錦衣衛中的資深特務來管理。無疑是一個愜意的事。

而朱斌對江南經濟結果做地調整,也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尤其是對江南運河的疏通,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朱斌有這個信心,在三到五年之內,江南的經濟將會順著自己的設想一步步地走下去……

可就朱斌一帆風順的時候,大明王朝這座大廈,卻遇到了一場足以將其整個摧毀地危機!

崇禎三年年底,大明兵部尚書。大學士孫承宗提出任封疆大臣,精擇八部大帥,分別戰守;薊鎮備守,遼鎮備戰;合薊遼戰守,防御插漢,收復城池等建議,崇禎帝全部應允。

四年初,遼東巡撫丘禾嘉。請求挾遵永大捷之威,繼而收復廣寧、義州、右屯三城。孫承宗經過考慮之后,命丘禾嘉先據右屯,修筑大凌河城。以錦州、大凌河、右屯就形成犄角之勢。可以相互依托。再向東北依次推進,收復較遠的廣寧城。

而具體筑城的任務。則落落到了祖大壽的身上。錦州總兵官祖大壽、副將何可剛率兵四千,駐守其地。另有班軍一萬余人,負責修建大凌城。

當明軍重新修筑大凌城的消息傳到皇太極耳朵中后,皇太極勃然大怒,憤然道:“坐視漢人開疆拓土修建城廓,繕治甲兵,使得完備,我等豈能安處耶?”

崇禎四年八月初四日,皇太極以大明“進兵遼東、破壞和議”為借口,親起滿漢大軍兩萬余人,紅夷大炮四十門,在大凌河城下集結。

鑒于大凌河城防守堅固,為減少傷亡,皇太極下令對該城進行圍困,沿城四周修建柵欄,并挖出一條寬五尺、深七尺的壕溝,以切斷城內外的聯系。同時他派兵扼守住通往錦州的要道,阻擊錦州方向出動地援兵,其后又陸續增兵到了五萬。

兵法云“十者圍之”,皇太極以五萬大軍,加上四道壕溝一道墻,足可抵十萬之眾,祖大壽的一萬多人馬想突圍已絕對不可能!

面對后金的包圍,祖大壽幾次派兵出擊,企圖撕開缺口,打通城內外通道,殺出一條血路,但都沒有成功。皇太極隨即下令用火炮轟擊城外的臺堡。在猛烈地轟擊之下,大凌河城外圍的臺堡一一落入敵手,包圍圈不斷壓縮。

當大凌河被圍地消息傳來后,督師孫承宗、巡撫丘禾嘉立即組織援軍,急赴前線增援,

以解大凌河之圍。孫承宗、丘禾嘉親自率軍,與新升任的總兵官吳襄、宋偉合兵,約四萬之眾,由山海關向錦州進發。

當援軍前鋒近萬名兵馬趕到松山附近時,被阿濟格率領的千余名滿蒙騎兵攔截擊敗,退回錦州城內。九月初,另一支大隊援兵趕到錦州城外,在小凌河對岸扎營時,皇太極親率精兵偷襲大營,打得明軍措手不及。

九月二十四日,援軍主力,包括百余名戰將和四萬步騎,由監軍、太仆寺少卿張春率領,渡過小凌河。三天以后的清晨,當這支兵馬乘夜色推進到離大凌河只有十五里的長山時,才被敵兵的前哨發覺。皇太極迅速集合滿、蒙、漢軍兩萬人迎敵。當時明軍的數量是后金軍的一倍。

當后金軍趕到陣前,見張春已將大

防御陣形,大炮鳥銃四面排列。皇太極先令騎兵分擊,右翼直撲張春的大營,但因炮火猛烈,傷亡慘重,未能破陣。皇太極隨即加入右翼,重整隊伍,并令養性的炮兵移至明軍陣地東側,用火炮和火箭猛轟張春大營,明軍傷亡大增,陣腳開始動搖,張春大營開始潰亂。

而就在這關鍵時刻,由吳襄、參將桑噶爾寨統率的另一支援軍開始潰退。

張春在重創之下,仍收拾殘卒,進行抵抗。當時正逢天起大風,張春便下令縱火攻擊養性的炮兵陣地。沒想到大火起后不久,風向逆轉,反而撲向自己的陣地,引起陣腳大亂。皇太極乘機率騎兵沖擊,張春的大營便一敗涂地了。

三路兵馬中的宋偉一營,在力戰之后,也因勢單力孤,只得撤退潰逃。至此,大軍全線崩潰。

只此長山一役,明軍四萬之眾被皇太極的兩萬人馬擊潰,損失慘重。包括張春在內的三十余位高級將領被俘,多名明軍將領戰死,兵馬損失不計其數。更嚴重的是,明軍再也沒有力量組織任何援救了……

皇太極在擊敗援軍之后,加緊對祖大壽的勸降工作。在此以前,皇太極已在軍事壓力之余,多次勸說過祖大壽。至此,皇太極再次派人帶著二十三位降清文武官員的招降書,勸說祖大壽投降,卻再次被祖大壽斷然拒絕。

隨著冬季的來臨,大凌河城內的糧食供應越來越成問題,平民百姓首當其沖,餓死者無數。而兵士不久也無糧可食,先是殺馬充饑,后開始有計劃地殺人充饑。這些情況被掌握后,皇太極更加緊了勸降攻勢。祖大壽至此已經走投無路,堅守到底,誓為大明效忠的信心開始動搖……

經過反復協商,祖大壽決定投降。十月二十八日,反對投降的副將何可剛被推出城門,在后金兵營前示眾以后,被斬首。

何可剛臨死之前,神色不變,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其尸體被拖入城門后,饑餓至極的饑民一擁而上,爭奪其肉而食。

斬殺何可剛后,祖大壽派出四名副將、二名游擊出城,代表他與其他三十七位命官,與皇太極和眾貝勒對天盟誓。盟畢,祖大壽正式獻城投降。此時的大凌河城,在被圍八十余天后,原有的三萬余軍民,只剩下一萬人左右。

祖大壽正式投降后,受到了皇太極超規格的接見。諸貝勒出營一里迎接,到達御營時,皇太極出幄相迎,并免其跪拜,而行抱見禮。在并行進幄后,皇太極讓祖大壽坐在自己身邊狐帽、貂裘、白馬等物。開宴入席時,祖大壽坐在汗兄代善之下,享受了最高規格的禮遇。

投降后的第二天,祖大壽依照原先的約定,赴錦州進行策反。皇太極對他并不是沒有顧慮,但考慮到如果祖大壽守諾且能策反錦州,確實是一本萬利之事。而且當時祖大壽的子侄也留在后金營中,實際上近似人質,所以皇太極仍決定冒一次險。

然而,祖大壽回到錦州后,并沒有發動策反,他推說人手不夠,時機未到,皇太極這次是看走了眼,祖大壽是詐降

長山、大凌河之敗,使孫承宗不敗的神話破滅。朝廷中的不滿和攻擊,猶如急風驟雨般向孫承宗壓來。而朱斌當初提議的決不贊成修筑大凌河,更被當成了他又一次的英明遠見!當然,這一點在崇禎皇帝面前,是沒有任何人膽敢提起的!

而對于皇太極來說最大的收獲,卻并不是擊敗了明軍,或者是試驗了后金自己的火炮。最讓他高興的,是借著大凌河之戰的機會,解決了一直讓他頭疼的同為四大和碩貝勒的莽古爾泰。

七月十三日這一天,皇太極正站在城西山崗向城中觀望,思考破敵之策。時眾貝勒在側,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發生了。莽古爾泰上前一步說:“昨天這一戰,我部損失嚴重,我旗護軍有隨阿山出哨的,有附于額駙達爾漢的,是否現在把他們歸還我?”

皇太極本來就在削弱他的權利,當然不肯答應。

生性暴躁,頭腦簡單的莽古爾泰,在和皇太極的爭吵之下,居然將腰間佩刀拔出了五寸,汗王面前拔刀,何等嚴重?這就滿清歷史上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

擊敗張春的援軍后,十月二十三日,眾貝勒召開會議,一致決定免去莽古爾泰大貝勒之職,奪五牛錄,罰銀一萬兩。其后懾于皇太極威嚴,大貝勒代善也于其后主動讓位。

從后金天聰元年即位到天聰五年年末,皇太極終于實現了朝綱獨斷南面獨尊的愿望……

皇太極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曾經強盛一時的大明王朝卻正在向著一個無底的深淵走進……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血沃軒轅 一百四十八大凌河之戰 (免費章 節)

上一章  |  血沃軒轅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