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好萊塢制作

第六百四十九章 演員的人選

更新時間:2019-01-25  作者:白色十三號
好萊塢制作 第六百四十九章 演員的人選
影片份量最重的三個角色,分別是男主角山姆、女主角米凱拉和作為美方代表的倫洛克斯,杜克早就讓人放出消息,主要角色都會使用新人,吸引了大批夢想成名的年輕男女演員前來試鏡。

單是向劇組遞交簡歷,想要參加山姆和米凱拉試鏡的演員數量,就超過了二百五十人。

所有自認為能與劇組人員拉上關系的經紀人,幾乎都上躥下跳的尋找機會,哪怕不能獲得杜克的青睞,只要能參與試鏡,也是一種資歷乃至是炒作自身的資本。

不過三個角色通過第一次試鏡的人選,相當一部分都來自南希約瑟夫森的ICM。

杜克不介意這一點,南希是他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只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圍之內,他也不是不懂得變通的人。

何況,南希約瑟夫森送到劇組參與試鏡的演員,質量基本都是上上之選。

只是杜克打開文件袋,翻開試鏡演員資料時,首選出現在他面前的照片,就是一張異常熟悉的面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教子——希亞拉博夫。

“這是斯皮爾伯格介紹來的。”蒂娜菲適時的說道。

杜克點了點頭,但心中基本判了希亞拉博夫的死刑,除非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否則肯定不會啟用他。

人總有親疏之別,如果他是喬治盧卡斯推薦來的,杜克一定會優先考慮。

大致翻看了下男主角們的資料,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安德魯加菲爾德、羅伯特帕丁森、克里斯派恩,甚至杜克還看到了詹姆斯弗蘭科的名字。

生于七十年代的演員,肯定不在杜克的考慮范圍之內。

合上男主角們的資料,杜克暫時放到一邊,然后取過了女演員們的部分,女演員的要求其實更簡單,在保證基本演技的基礎上。容貌要靚麗,身材要足夠火辣。

這畢竟是一部青少年向的爆米花電影。

大致翻看了一下,有一多半女演員后面備注的經紀公司都是ICM,杜克想到看過的那些名字。不禁點了點頭,南希約瑟夫森的眼光還算不錯。

其中他隱約有印象的名字也不少,比如艾瑪斯通、布萊克萊佛利、艾瑪羅伯茨、艾瑪沃特森等等……

不過這些人杜克都不怎么滿意,這主要來自于外形,她們距離身材火爆還是有點差距的。反而是IMC推薦來的兩個新人,單從外形條件上來說,似乎很不錯。

兩人一個叫做艾梅柏希爾德,一個叫做瑪格特羅比,都是典型的金發女孩。

雖然覺得這兩個名字有點熟悉,但杜克實在記不起她們演過什么角色。

他在兩個人的資料上備注了一下,然后對蒂娜菲說道,“讓安娜在下一次試鏡中重點關注她們。”

“男演員呢?”蒂娜菲問道。

取過男演員的資料,杜克想了想,在安德魯加菲爾德和羅伯特帕丁森的名字下面做了標注。然后取過最后一份資料看了看,重點標注了一個叫做查寧塔圖姆的男模特。

簡單的整理了下資料,杜克遞給蒂娜菲,“交給安娜,我過幾天可能去五角大樓,二次試鏡由你和她負責。”

杜克想要去五角大樓實地拍攝,不過自從911之后,好萊塢還沒有任何一個劇組從五角大樓實地取過景,這也需要雙方進行協調溝通。

蒂娜菲準備離開,杜克想到了另一件事。說道,“倫洛克斯的人選盡快敲定,男女主角可以慢慢來。”

男女主角不需要經過特殊訓練,但出演特種部隊軍官的演員。必須與其他出演軍人的演員一起,接受軍方派來的團隊的專業訓練。

好萊塢所有涉及到特殊題材的大制作,全部會這么做,甚至已經形成了不成為的慣例。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的劇組,在前段時間敲定幾位主要演員后,世界之王就把演員以及劇組的制作人員。一起帶到了新西蘭的一個毛利人的部落里,體驗原始的叢林生活。

制作電影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商業大制作更是如此。

在去五角大樓之前,杜克參加了優先舉行的倫洛克斯這個角色的試鏡,然后敲定由查寧塔圖姆出演,這個男演員模特出身,身材和肌肉都比較符合軍人的形象,最大的缺陷就是那張僵硬的臉,不過對于一個軍人角色來說這不是問題。

將查寧塔圖姆等演員扔給丹尼爾弗瑞斯上校等人訓練,杜克搭乘飛機飛往了華盛頓特區,去見五角大樓方面的上層人物,以徹底敲定拍攝方面的一系列事項。

杜克在忙碌,從他手中搶走《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大衛埃里森同樣也在為電影忙碌。

花費200萬美元購買下版權之后,大衛埃里森自然想要將影片推入院線,讓他的天空電影工作室的發行部門積極聯絡院線,籌備這部影片盡快上映。

既然已經花費了200萬美元,大衛埃里森也不在乎再花費200萬美元為影片做宣傳,如果這部影片能賣出上千萬美元的北美票房,他下一次見到杜克時,也就有了譏諷的理由。

200萬美元說起來很多,但在這個年代,想要用200萬美元為一部影片做宣傳,就像塊小石子扔進了大海里,只能泛起微不足道的水花。

這部影片的廣告只能出現在互聯網、報紙、電視和電臺一些不重要的版面與時間段,想要吸引觀眾的矚目,有一定的難度。

但大衛埃里森也不傻,再追加了150萬美元的宣傳費用后,就控制住了支出,畢竟這就是一部小眾獨立片。

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大衛埃里森也不認為影片的北美票房能超過3000萬美元,他的預期就是1000萬美元,這一成績足以讓他在杜克面前冷嘲熱諷幾句。

追加宣傳投資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也引起了一些波瀾,在北美這片土地上,小眾片盡管受眾有限,卻不缺少愛好者,每年的淡季都是這些影迷最活躍的時間段。

然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宣傳上引起了注意,發行上卻遇到了相當多的麻煩。

發行可不是成立一個部門,招收些有經驗的員工就能做好的,北美院線公司與好萊塢的老牌公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樣的條件,同樣投資規模的影片,院線的資源肯定會優先向那些傳統的老公司傾斜。

像大衛埃里森這種新公司,剛剛開始做發行,院線方面給出的院線數不但極少,而且位置都相對比較偏僻。

如果不是他以金錢開道,《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說不定會被北美院線聯盟排到明年才能上映……

不過,金錢在這個國度總能發揮很多作用,雖然院線數量少了一些,位置偏僻了些,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總算能在九月下旬以120多家院線的規模,正式登陸北美市場。

在大衛埃里森看來,這也不完全是壞事,就當影片是以點映開始好了,只要點映成績和觀眾口碑足夠出色,哪怕是為了商業收益,院線公司也會擴大放映規模。

但影片需要上映,還有不菲的支出,比如拷貝,130多個拷貝花掉了天空電影工作室三十萬美元的開支。

這部影片的拍攝質量相當一般,如果以高清數字技術放映,那根本就是一場災難,只能選用傳統的35毫米膠片制作拷貝。

現在數字技術的費用大幅度下降,而膠片的價格則在不斷攀升……

在投入了近五百萬美元之后,大衛埃里森終于等到了影片上映的時間,他的預期真的不高,只要在一周七天的時間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單館票房能超過5000美元,在這個電影淡季就能爭取到一定的關注度和擴大放映的機會,從而實現北美票房突破1000萬美元的計劃。

然而,想象與現實之間總是隔著一條寬闊的鴻溝,在小眾片愛好者的眼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確實是部好電影,但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贖》當年在無數同情和關注的眼睛下重新放映還是票房失敗一樣,并不是所有的好電影都適合在院線中放映,也不是所有的好電影理所當然的就應該拿到高票房。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上映的第二天,大衛埃里森就拿到了一份統計。

“125家影院,總計426個觀眾,單日票房2556美元……”

看到報表上的數字,大衛埃里森已經有了不妙的預感,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希望,畢竟是小范圍第一天上映,或許隨著時間推移,口碑的擴散,影片的成績會變好的。

在IMDB上,這部影片的評分可是相當的高,而且隨后的幾天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IMDB評分一直居高不下,哪怕上映滿一周的時候,評分還高達6分。

同時,也有影迷在評論欄里,認為《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部好電影,堪稱腦洞大開的神作……

但與之相反的是,影片的上座率和票房數字都低得讓人發指。(

好萊塢制作 第六百四十九章 演員的人選

上一章  |  好萊塢制作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