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兩百四十六章 兩款主力艦(二合一)

更新時間:2013-04-04  作者:華麗的虛偽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兩百四十六章 兩款主力艦(二合一)
››第兩百四十六章兩款主力艦(二合一)第兩百四十六章兩款主力艦(二合一)目錄:華麗的虛偽網站:

被動力航母以后如果技術成熟的話,最少也要造個七八艘的。(全文字更新速度快百度搜莽荒紀即可找到本站。)而且航母也是以后海軍的主流,可以稱霸海上很長的時間,那些為核動力航母所建造的后勤設施也不會過時,就算以后升級之類的也方便。可戰列艦的后勤保障設施和航母是兩個概念,特別是科技含量高了以后,這種后勤保障的要求也跟著高起來。

再者說,核動力艦只和常規動力的艦只后勤體系都不一樣,也無法共用。就像后世做過一項計算,一艘常規動力的驅逐艦在駛離碼頭的那一刻,就要花費八千美元的燃油。而一艘核動力艦艇在駛離碼頭的那一刻,就需要常規動力的十倍。

這里面的動力第兩百四十六章兩款主力艦(二合一)雖然不一樣,但也有共通的地方。常規動力在航行時一直都需要燒錢,核動力在航行時不需要燒燃油。乍然一看,核動力很好,不需要要燃油,很省錢。但核動力都花費在停泊在港口中的時候,單單處理那些核反應堆使用時產生的核廢料,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單單這一項就把雙方的費用拉近,還有獨特的配套設施,十分的嬌貴。

全部算起來,核動力比常規動力來得燒錢。但作戰能力來看,核動力可以秒殺所有的常規動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貴就貴點,戰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核動力航母的設計得怎么樣了?”看到有些悶悶不樂的陳福,陳紹并沒有在意,他知道再過段時間就好了。

“還沒有頭緒,主要是你說的那個什么彈射器,還有大堆的電子設備需要考慮。這里面需要很多部門的配合,而且你的核反應堆也還沒有搞出來,現在也不知道怎么下手。”陳福搖搖頭。其實就連核動力戰列艦的設計圖紙也沒有搞出來,剛剛那個也只是他的臆想,也第兩百四十六章兩款主力艦(二合一)只是大致畫出了一個圖形。就算是陳紹打算要造核動力戰列艦,現在也沒有辦法搞出來。

“這個不急兩種常規動力的主力艦還能不能再搞得好點。”陳紹也知道這種事情是急不來的而且現在核動力航母也只是他心中的一個夢想。最困難的核動力反應堆也還沒有達到要求,等能造出核彈時離核動力艦艇的出現也不遠了,因為武器級豐度的核反應堆才有可能驅動大型的航母。

不過一些對動力要求低點的艦艇,已經可以使用核動力了。比如說核動力潛艇這東西對核動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不需要豐度達到嘣以上,能有個4就可以了。現如今,已經達到了二十幾,距離這個數據已經不遠了。

“一艘戰列艦一艘航母,打算開始建造了,先期的準備已經開始了。以后就算要改進,也需要進異海試之后。等第一艘海試結束后,再根據海試情況進行調整。”陳福想了想說道。

“把這次所有要建造的軍艦圖紙都拿來,我再看看。”

陳紹接過幾份圖紙,就直接坐在陳福的辦公椅上,細細的看了起來。

繼始皇級航母后,一種新型的航母也要動工了。始皇級航母已經出來了有些年頭,首艦的滿載排水量也才三萬五千噸即將下水的始皇級航母也才近四萬噸。對艦艇而言,噸位就已經決定了一切。特別是對航母而言,噸位特別的重要,別看現在的始皇級航母可以搭載一百架戰機,但那都是一些小飛機。如果那上面要裝載后世的那種重型艦載機,能搭載個三十架就是頂天了。而且就算是能搭載也能起飛,但絕對無法安全的降落。

始皇級航母看起來是很強大,但噸位擺在那里,局限性太大了。

要知道一艘艦艇的排水量決定很多集西特別是航空母艦,因為上面不但要搭載飛機和航母本身自己需要的燃油。還要搭載艦載機使用的航空燃油,艦載機使用的彈藥。為了保證長時間的戰斗力,這些東西還不能帶少了。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艦員。就像始皇級航母,上面的艦員就有近兩千人,這些人的吃喝拉撤都要在艦上。航母上為了供應這些人的吃穿住用,還要盡量保證艦員的舒適性。再怎么說,這些東西都需要靠人來操作,而要是每個艦員的生活都無法保障,那怎么保證戰斗力。

武器再強大,也需要人的操控,人才是戰斗力的第一要素。

始皇級航母的排水量已經是一種最低標準了,再后續的建造中,也都開始盡量在艦員的生活方面做文章。越來越大的排水量,也都是盡量讓艦員待得舒服一點。本來在海上就很枯燥,要是生活都過得很差,那是對士兵的折磨。陳紹干不出這種事情來。

不過始皇級作為現在的主力航母,艦載機雖然可以滿載一百二十架,但一直都沒有滿載過,騰出的空間主要是為了多放一些燃油彈藥。

這也是陳紹為什么要搞核動力航母了,主要一個方面就是航母本身搭載的各種航空燃油和彈藥,核動力不需要存儲艦艇本身的燃料,可以省下大量的空間,這樣就可以加大裝載量。

現在設計的這一型航母也是常規動力,但排水量是始皇級無法比擬的,雖然艦載機的數量沒有增加多少,但其戰斗力絕對不是始皇級航母可以相比的。如果說,始皇級可以在遠海連續進行兩場大規模的海戰。

那這型新航母就可以在遠海連續進行五場大規模海戰。其內置的裝載量,是始皇級的三倍。

這款新型航母的排水量達到了七萬多噸,是兩艘始皇級的排水量。

這上面不但有了更大的機庫和彈藥庫,就是艦艇本身的燃油儲存量都增加了很多。在連續作戰中,持續的時間更長,作戰距離也更遠。

上述都是艦艇本身的戰斗力,而在艦員的舒適性上,更是下了大功夫。空調首次上艦,獨立的冰鮮凍庫,大大改善艦員的生活狀況和伙食豐富程度。就算是沒有補給艦隨行,航母戰斗群就可以進行遠洋作戰,因為航母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軍火倉庫和后勤物資倉庫。只不過無法跑得太遠而已。

而且這型航母也會裝載雷達,更是大大的增加航母本身的預警能力。航母不怕戰列艦,因為航母不可能去和戰列艦比艦炮”

但航母本身的對手就是航母。艦載機的較量是以后海戰的主題,在后世的二戰中”很多航母被擊沉就是因為沒有艦載機的護衛,而敵方的艦載機又是從云端沖而下,沒有先期的預警”艦載機也無法時刻的起飛環繞在航母上空,突然性才是航母最大的敵人。

一旦有了雷達的幫助,就可以料敵先機,在敵方飛機還沒有到來時,航母本身就已經發現”這時就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對空五百公里的搜索半徑,這樣的距離,已經足夠艦載機起飛兩個批次了,也不用很幸苦的需要艦載機時刻升空警戒。而且艦載機本身也可以做到御敵于艦隊之外,就算有一兩架漏網之魚,只要不是大量的敵機,完全可以由準備好的艦隊防空火力對付。

雷達上艦是海戰的一次革命,新型的航空母艦也有足夠的空軍來裝載雷達,也可以配套完善的指揮系統,能把雷達的各種功能盡力發揮出來。

而新型的戰列艦也是一款可以秒殺現在的昆侖山級戰列艦”排水量也同樣達到了七萬多噸。只要的軍艦,排水量都是戰斗力的一種標準。再強大的戰列艦,其排水量低了也沒有用,因為排水量會嚴重的限制載彈量和適航性。

就像是現在的銳主炮炮彈,一顆炮彈就重達1如斤,你排水量不高”本身的載彈量就不高。五萬噸的排水量能搭載的彈藥是不少,但如果是要經歷高強度的海戰,還是連續戰斗,這對載彈量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而且主炮發射時,那種后坐力十分強大,都對排水量有了很高的要求,因為排水量太小了,船體的擺動過大,會影響要后續的設計精確度。

而排水量達到了七萬噸,不管是適航性還是載彈量,都大大的勝出了昆侖山級戰列艦。而且也可以更多的裝載電子設備,艦員的生活空間也會大了很多。戰列艦可不像航母一樣,艦員可以在機庫和甲板上活動休閑,在戰列艦上可沒有那么的地方讓艦員活動,可以說一點點空間都是寶貝。所以為了改善艦員的生活條件,只能加大排水量。

這款戰列艦,并沒有加大其主炮口徑,和昆侖山級一樣是采取了7

主炮口徑,這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后勤負擔,另一方面,大量先進的剛使用,使得瞄的艦炮威力比起西方國家設計中的婀。、鍛。主炮的威力都不遜色。更別說日本的大和級徹主炮,完全可以在射速上和威力壓它一大頭。而且穿甲彈射程也達到了7舊7米,也就是引公里。十八秒一發的射速,絕對是有史以來射速最快的戰列艦。而大和級的穿甲彈射程是鎖7米,射速也只是可憐的舊發每分鐘。

最主要的是,這款戰列艦是采用四座三聯裝主炮,一共十二門7

主炮。要是真的有一天遇上了大和級,那銀樣蠟槍頭的咽主炮,還有那可憐的射速,完全就是送菜。一方面是十二門威力強大的主炮,射速快的同時射程也超遠,而一方面是徒有其表的鈞主炮,射速慢的同時射程也一般般。

在速度上,大和級也是采用四臺蒸汽輪機,其馬力也才十五萬,雖然達到了日本本身方面的預期要求,最高速度是刀節多一點。而中華的這款新型戰列艦也同樣是采用了四臺蒸汽輪機,馬力卻達到了二十萬,預計的最高速度會達到引節多一點。整整相差了四節的速度,這樣的差距不小了。在海戰中,誰的速度快,誰就可以拿到主動權,這是公認的。

后世中,日本的大和級雖然也有滿載七萬噸的排水量,但公認的戰斗力只有達到五萬噸的排水量,被削弱了整整兩萬噸。主要是它誕生在一個二流的工業國家…日本,工業基礎上的劣勢消耗了大和級很多排水量。例如沉重的460mm主炮系統,西方列強國家可以用口徑更小重量更輕的火炮達到相近的性能。而缺乏尾部主水平裝甲和首尾水線裝甲帶等設計缺陷,歸根結底也是由于工業基礎的劣勢造成的,安裝口門460大炮的日本戰列艦即使擁有高達7.3萬噸的滿載排水量,重量分配依然捉襟見肘。但需要明確的是,種種缺憾也許讓它的性能降低到西方列強國家5萬噸級戰列艦的水平,卻沒有降低到4萬噸級戰列艦的水平”蒙大拿和興登堡級并沒有完成”所以后世大和級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

不過在這里,陳紹已經打算在大和級未出世”就搞出一款完爆它的主力戰列艦。這款戰列艦雖然并不是針對大和級建造的,但陳紹在建造前,提出的那些要求”都可以說好像是為了大和級而準備的。

這兩型軍艦是未來中華海軍的主力,陳紹對此即以厚望。在保密方面陳紹也做得十分仔細,結合先前的例子,他可不想這么早的暴露出自己的實力,這樣的海洋大國利器,炫耀雖然可以達到威懾的目的,但他并不想現在就公開出去。這樣會使得大量的火力對準中華,而且他還想多賣幾艘昆侖山級戰列艦。

這樣的兩型主力艦,就連德國,陳紹也瞞得好好的,一點風聲也不會透露出去。因為在給德國建造的軍艦中,并沒有一款能達到這樣的戰斗力。不過陳紹也不怕德國知道,因為德國對軍艦的要求和中華完全不一樣,如果說把這艘戰列艦給德國,估計德國連看都不看。因為德國要求的戰列艦是防護能較力和遠洋能力”而這樣的戰列艦,雖然火力強大,但離德國心中的那些標準還差了不少。

之前的昆侖山級戰列艦雖然德國也有買,但那是昆侖山級經過了實戰檢驗,而且在交付前,也都經過了改裝,更加符合德國人的要求。

如今的這型戰列艦,德國人一看那十二門主炮,就會大搖其頭。這完全不是德國人心目中的戰列艦。

陳紹看完了兩艘新型主力艦的設計圖后,發現陳福又拿起筆在圖紙上畫著。陳紹笑了笑,對陳福的工作態度,陳紹很滿意,不只是陳福,所有的生化人對工作都是一絲不芶。

“陳福,給德國設計的那款戰艦拿來我看看。”陳紹對正在埋頭苦干的陳福說道。

后者點了點頭,走到一邊的抽屜中,拿出一份圖紙交給陳紹。看到圖紙后,陳紹也看到了和中華戰列艦風格完全不一樣的一款戰列艦。俾斯麥級戰列艦。

因為德國海外殖民地在一戰后完全喪失,戰艦在海外無法獲得補給,所以在續航能力上,德國要求很高。而且這是根據德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當時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基爾運河規定對船只的限制是:長度不得超過250米,寬不超過巫米,吃水不超過10米。

而這款戰列艦是完全為德國設計的,同樣是為德國采取了406主炮的設計,不過根據德國的要求,是采用雙聯裝,而且也只要兩座主炮,一艘戰艦只有四門主炮。在續航能力上,達到了一萬海里,最高速度是30

節,而且戰斗巡航更是達到了19節。

看到這里,陳紹也只有搖搖頭。也只有德國人才有這樣的要求。

整整五萬多噸的排水量,完全都用在了防護上,這是陳紹感慨的原因。這樣的一艘戰列艦,別說是主炮對轟了,就是那艦載機從天空用重磅航彈攻擊,也很難擊沉,名副其實的大龜殼。

看來后世德國的“不沉之艦”理論,在這個時空并沒有改變。走的還是一樣的老路,多層防護,只為了提高生存能力。

這款戰列艦也一樣是叫做俾斯麥級戰列艦,只不過在各方面性能超過了后世俾斯麥級戰列艦。

既然是買家的要求,陳紹也并不發表什么,何況德國也買了四艘昆侖山級戰列艦,以后也會加大采購力度。率好在昆侖山級方面也只是希望加厚裝甲,并沒有和單獨設計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一樣。

而在火控系統方面,和中華軍艦一樣,采用了相同的大型光學測距儀。大大加強了其命中率,后世中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一櫸以精確度著稱,在這方面,現在的俾斯麥級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今后,還在研究中的雷達火控出來后,陳紹也不吝嗇給德國也裝上去。這中火控雷達可不是后世二戰中使用的那種性能一般般的雷達,而是完全能自動計算彈道的火控雷達,這可比人工快多了,也精確多了。

不過這需要更先進的計算機配合”到真正的裝備部隊還早。

之前陳紹也只是看完自己的戰列艦,想和德國的比比看,不過陳紹一下子也看不出誰勝一籌。不過他不是拿新式的戰列艦和德國的俾斯麥比,而是那昆侖山級和俾斯麥比。一個注重火力,一個注重防護,矛和盾的關系。實戰起來,陳紹說不好具體的勝負。多次對比下來,要是死戰的話”很有可能是同歸于盡。同樣的命中率下,昆侖山級戰列艦會率先被消滅,但俾斯麥也沒有了行動能力,只能慢慢的沉沒。除非昆侖山級戰列艦在第一時間癱瘓了對方的炮塔,不然這個烏龜殼可不好啃。而一旦炮臺被干掉,那俾斯麥號在堅硬,也擋不住連續不斷的火力,沉沒是遲早的。

而要是俾斯麥遇到了新型戰列艦,那就沒有可比性了。多了三門主炮不說,射程也不是俾斯麥可以比擬的。在連續不斷的攻擊中”俾斯麥會很難還擊。噸位擺在那里,高出了近兩萬噸,戰斗力的差距已經十分明顯了。

以前在得到德國的設計要求時,陳紹的設計團隊為他們設計了不少的方案,有的達到了六萬多噸的排水量,出乎意料”他們選擇了這款排水量只有五萬多噸的設計方案。陳紹對此也只能再次感慨,德國人的想法啊!

不過幸好現在不是希特勒在做主,不然的話,要是來個陸地“鼠”

式坦克式的戰列艦”那陳紹拼盡全力也搞不出來。800毫米的主炮上艦,這實在是太瘋狂了。

但要是來個十萬噸級的戰列艦,陳紹也有信心吃下。這樣的想法后世的德國就來過,后期興登堡級戰列艦的排水量就是十萬噸,不過并沒有造出來而已。如果這個時空德國再有這樣的要求,陳紹很樂意去幫助德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最主要是可以賺很多錢。

搖搖頭,把德國的戰列艦設計圖紙放到一邊。陳紹再次拿起中華自己快要建造的軍艦圖紙,慢慢的看了起來。

造船廠在今年開工的新軍艦可不只有戰列艦和航母,還有新型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和以前的兩種軍艦一樣,新的軍艦一樣是要求單一強大的功能。現在的軍艦不是后世那種多更能集于一身,技術能力就達不到那樣的標準。防空就是防空,反潛就是反潛。

在第二代軍艦中,這樣的功能更為突出。驅逐艦上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潛,而巡洋艦就是防空。在主要是噸位上的限制,雖說驅逐艦上面也有防空火力,但噸位擺在那里,根本無法裝備太多的防空火力。而巡洋艦的噸位都是上萬,可以放下大量的防空火力,能有效的形成火力網。

而在巡洋艦上,還裝備了最初級的密集陣。這個密集陣可不是后世的那種密集陣,后世的密集陣是由火控雷達控制的,功能十分的強悍。

這現在的密集陣也只是一個名字好聽,只是半自動化,還需要人為的調整。

口徑為二十毫米,采用六管加特林,在射速上,達到了5000每分鐘,一樣是自動開火,只不過是靠操作手來瞄準。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兩百四十六章 兩款主力艦(二合一)

上一章  |  紅色警戒之民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