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更新時間:2013-04-16  作者:華麗的虛偽
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一年一個團,這就是陳紹的起家的路線。在日化用品,新式服裝,先進藥品的巨額利潤刺激下,清河村的工業發展非常迅速。而如果沒有一只絕對的武裝力量來保護,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給別人做嫁衣。

從一開始,陳紹就堅定了信念:軍事發展一定要跟得上經濟發展的速度。兵不一定要特別多,但一定要火力強大,訓練有素,作戰強悍,裝備精良。

一年多的發展,終于讓他攢夠了這點家當,一個團加上預備役近萬人的強大軍力。不得不說,一年來龍騰集團的巨額利潤,起碼有五成多是砸在了軍隊建設和軍事科技研發上。

陳紹走下車來,回敬了一個禮,陳紹今天只是穿著一身普通的作戰服,也沒有肩章.轉身看了看軍校門前大廣場上的幾千人,滿意的走了進去,心里對第一期的學生更多了一些期待,不知道會招到多少大魚。

按照中華軍校的規定,報名后的學子將會提供簡單的住宿,然后第二天開始初選,通過初選的學子將會面臨接下來兩天的文武考核。

看著人頭攢動卻井然有序的十幾個報名點,陳紹不由暗自道,軍隊的發展還是要靠軍校不斷地補充血液,光是武器裝備上去了,也不過是弄出些紙老虎。

正當他要轉身離去的時候,一個憤憤不平的聲音卻格外的響亮。

“憑什么不讓我報名?”

起沖突的是第1號報名點,學子們雖然不敢圍觀,但卻都在注視著這邊,維持秩序的士兵也很快走了過來,陳紹穿著一身普通的作戰服也走了上去。

“按照規定,報名者必須有居住地的證明,這一點我們在報紙上和各地招生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

“長官,這上面不是寫了我的名字和籍貫嗎?你看,姓名是陳更鵬,。”那名學生擁有一股和旁邊的學子不太相同的氣質,雖然沒有身份證明,但卻不卑不亢,更加不退縮,“我陳更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且來歷清清白白,只是家里得罪了人,才拿不到身份證明。”

“不行,沒有書面證明,我們不能聽信你的一面之詞。”負責報名的戰士拒絕道,軍校規定如山,豈是能隨意違背的。

“我用人格發誓!我真的叫陳更鵬來歷清白,只求能拜入中華軍校學習。”陳更鵬的窘境已經被不少不務正業的學子指指點點,但他卻依舊挺著胸膛回答道。

“你的人格?值幾個大洋?算個鳥,哈哈……”旁邊一個一看就是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嬉笑道。

“住嘴,你可以離開了。”陳紹忽然走到那位奚落陳更鵬的紈绔子弟面前,“軍校不需要你這種出口傷人,隨意侮辱別人人格的渣滓。”

那紈绔子弟臉一橫,就要揮拳打人,但隨即見到兩個警衛上前來,殺氣騰騰地拿著槍指著自己,讓自己離開,頓時啞口無言兩腿都軟了,只能任由警衛架著雙臂離開。

“你為什么一定要加入軍校?”陳紹轉身問那位叫陳更鵬的學子,對方雖然有些驚訝,但還能保持鎮定。

“這個世道,活不下去的人,有很多選擇。有的選擇當土匪,禍害鄉里,而我,不過是選擇了軍校。有些事情,總需要有學問的軍人去做。”陳更鵬一身樸素無比,苦笑著搖頭說道,知道對方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但也估計自己這次沒什么戲,誰讓自己沒有身份證明。軍校不是戲班子,不是誰說話都能管用的,而是要靠軍紀校規,這點他是懂的。

陳紹:“先給他報個名,如果他說的是真的,并且來歷清白,就算他通過。如果他所說有假,就算通過考試也取消他的入學資格。”

“是,校長!”

“謝謝校長!”陳更鵬滿臉喜色,也似模似樣地敬了個不太標準的軍禮。

“嗯,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

陳紹說完,心思涌動,獨自一個人走了.

在兵營中陳紹看著一團的戰士正在進行10公里障礙越野,摸著口袋里自己一個晚上的努力成果,想了想對身邊的王小山說:"小山,你是跟在我身邊,還是下去領兵."

聽到陳紹的話,王小山愣了一下,想了想說:"我希望呆在部隊里,但是長官身邊不能沒有人保護."

"呵呵,王小山,我現在不需要你的保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身手."陳紹說的很有自信.

"可是…."

王小山還沒有說完便被陳紹打斷了.

"沒有什么可是的,我幫你決定了,你明天開始把全軍里面所有戰術技能最厲害的人給我挑出來,我會和孔文鴻他們打招呼的,叫他們權利配合你,組成一支特種部隊,你來擔任這支部隊的長官,同時全軍最好的武器,都會先給你們使用.怎么樣,有沒有信心做好."

"是,保證完成任務."

"嗯,這是特種部隊的訓練方法,你們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做些修改.我期待你的表現,等你們正式成軍之后,我會為你們親自任命你們番號."陳紹邊說邊把口袋里的一本小冊子拿了出來.王小山接過小冊子用力的點了點頭.

1916年德意志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是協約國軍防線的突出部,對德軍深入法國、比利時有很大威脅,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凡爾登此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德英兩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都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30萬人后,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后,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并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于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于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占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于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只向德國而不是其他同盟國宣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的海軍潛艇無差別攻擊,對美國軍艦造成威脅,而且在得到陳紹提供的潛艇后,德國更是肆無忌憚,并且在陳紹想德國交付20潛艇后,又緊急向陳紹訂購了30艘,這讓陳紹不得不再次建造船廠,擴大產能,而且由于德國的潛艇規模比前世更多,美國的損失的商船比前世多了百分之三十.

1917年4月,法軍于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后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御,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御。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于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后,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后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并出兵占領青島。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后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于觸動了眾怒。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并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之后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于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后,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于事后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余門及機槍13000余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余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后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并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魏瑪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戰后各國于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后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時間長達4年零3個月,在這次戰爭中,參加國家多達30多個,約1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總數的67。按當時的美元計算,參戰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也達1516億美元。戰爭主要發生在歐洲,有人估計,歐洲的工業生產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得興起于歐洲東部和中部地區的沙皇俄國(1547~1917)、德意志帝國(1871~1918)、奧匈帝國(1867~1918),以及興起于亞洲西部、曾一度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并且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1299~1922)覆滅了。[9]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后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并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由此日本人的野心大漲,把目光對準隔壁的中國.紅色警戒之民國 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上一章  |  紅色警戒之民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